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反派对我居心不良 第16节 (第6/8页)
> 炎武司的地位就是在一批批倒下的冤魂中越来越高。 俞岩自问行得正坐得端不怕人查,也就懒得应付炎武司的人,更没兴趣打听韩厉盯上了谁。 他肃正神色道:“俞某只求尽快破获血书案,还临淮百姓安定生活,对其它事无甚兴趣。” 韩厉道:“既然如此,那韩某便直言了,前工部尚书已退太子太保毕长林可是住在临淮省。” 俞岩神情微变,叹了口气:“看来大人又与俞某想到一处了。凶犯应是为当年的鱼池案而来。” 十二年前,宣武六年,先皇在位期间,当时的工部尚书江仕仁与数位门生在家中鱼池边说话,言“若孝宗在,应如是”。 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,此话被其一门生密告至大理寺,皇帝震怒,将此案交给炎武司审理。 这告密的门生就是赵至衍。他因举报有功,三年内从八品国子监学正升为正六品都察院都事,又过了六七年,升为富庶之地淮安城知府,官至从四品。 赵至衍此人无才无德,他的升迁之路就是踩在自己老师的冤屈与血rou上。 而鱼池案最大受益人,便是接替江仕仁出任工部尚书的毕长林。他于去年告老还乡,受封太子太保,定居临淮省同孝县。 他也是赵至衍多年官路的背后倚靠,赵能来淮安做知府正是得了此人助力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